大寒,是24个节气中最后一个,“大寒”之后是“立春”。yy易游体育养生专家表示,此时节养生应从“冬藏”转为“春生”,但这种转化不可骤然而变,而应循序渐进。
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”
俗话说: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”,在“大寒”时节要注意防风防寒。衣着要随气温变化而增减。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,在“大寒”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,以防昼夜温差较大,引起疾病发作。“大寒”时节,最好睡前洗脚。“寒从脚起,冷从腿来”,人的腿脚一冷,全身皆冷。在冬夜入睡前,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,以达到畅通血脉、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,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在夜间看书、写作、久坐到深夜的人,临睡前更应热水泡脚。天气寒冷了一段时间,一些市民也有所适应,便放松警惕,开始吃一些生冷的食物,结果导致肠胃不适,有的甚至还得了肠胃炎,上吐下泻,这是万不可取的。
饮食以吃温性和绿色食物为主
俗话说: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中医认为,大寒时节,气温仍是寒冬,冬季养生在饮食上首选温补类食物,比如:鸡肉、羊肉、牛肉等,其次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,比如:莲子、芡实、苡仁、赤豆、大枣、银耳等。但立春紧接而至,所以此时可多吃点绿色蔬菜,像胡萝卜、油菜、菠菜等。“大寒”节气又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适当多吃点温散风寒的食物,可防御风寒的侵扰。如在日常饮食中常用的生姜、大葱、辣椒、花椒、桂皮等,都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。如果人因外感风寒轻度感冒时,还可选用“生姜加红糖水”来治疗,具有较好疗效。
大寒遇春节,饥饱要得当
“大寒”时期临近春节,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节日食物,此时还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,同时也可多吃点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,如:淮山、山楂、柚子等,还可多喝点小米粥、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。
在“大寒”时节,早起运动请多加注意。
不要太早。大寒时节,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,此外,冬天的早晨气温过低,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,因此,在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,特别是太阳没出来之前的空气质量和室外气温都不适宜运动。运动前先热身。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,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,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,极易造成运动损伤。建议冬天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准备活动,如慢跑、搓脸、拍打全身肌肉等。或者也可以双手抱拳虎口相接,左右来回转动,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,预防冻伤,还可预防感冒。